坦克,一直以来都被称为“陆战之王”,因其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,一直以来都是横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主角,特别是在对手不在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,更是坦克“逞英豪”的地方。
在战况纷争的中东,各式先进的坦克与都纷纷亮相,似乎都要拿那些看上去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练练身手,结果却是让人始料未及。
它在反坦克地雷,火箭筒,反坦克导弹目前,竟然是成了活靶子。甚至是在因地而生的各种爆炸物目前,也是举步维艰,战战栗栗,王者的光芒也逐渐消散,颜面尽失。
为何在中东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这要源于反坦克武器的使用。
72式反坦克地雷,小小一枚干掉庞然大物
如何用最简单、成本最低的方式摧毁敌方的重型杀伤性武器,一直是现代战争中的各个国家所重点研究的方向。
就坦克来说,有钱的国家玩点高技术,对坦克是进行各种“梳妆打扮”防护措施是层出不穷,而其底部防护弱点的问题却没有很好的解决。
对于中东这场,就比较特殊了。主要有两点:
一、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和伊朗之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强国,武器大多数都姓“美”、“俄”,还有少量姓“中”的。
二、中东战场有各种武器平台协同坦克与坦克的对抗战,完全没有,基本上是机械化时代的战争,而且多为“小部队对抗”、“游击战”、“城市街道巷战”、“治安站”等规模较小的战斗模式。这就给单兵武器的应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特别是反坦克地雷。
地雷是中国人发明的,从它诞生之日起,就从来没有缺席过所有的战争,它冰冷的外表内部,藏着人类“智慧”的心。
试想一下,如果一个地方发现了一枚地雷,预示着可能还有更多,它对对方行动能力限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,远远大于来自空中和地面上的威胁。
如果说什么武器最不可防可控,就是地雷了。
任何坦克的使用,面临着环境和对手的武器问题,在中东,除了把坦克赋予了多样性的任务,客观上坦克施展的空间也不大,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,
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东地区一些反政府武装,拎着个火箭筒(RPG)就单枪匹马进行单人反坦克作战,一个人就轰掉一个坦克的事也时有发生。
而最有名的一件事,则是被称为世界第一款“第四代”坦克的法国勒克莱尔坦克,售价达上千万美元,是沙特联军赖以为根本的地面主战武器,却被我国72式反坦克地雷轰了个稀碎。
有人推测可能是胡塞武装同时使用了两个或者三个72式反坦克地雷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。
不管怎么说,售价仅仅300块钱72式,让高技术的武器变成了高技术的玩具,这个放大的效益不仅是“高性价比”,它战术级能力蕴含的战略级的价值,都是无法估量的,它是穷人玩的起的高技术。
如果说反坦克地雷是守株待兔的“盾”,那么?反坦克导弹就是“矛”了。
德国产豹2A4的高性能坦克,却被反政府武装用二代反坦克导弹打飞。美国先进的M1坦克在伊拉克,却被路边炸弹掀的人仰马翻。
看起来坦克先进不先进,是和平时期的“营销学”,不是战场上的“实用学”。
RPG-7反坦克火箭筒
其实不仅仅是中东,全世界对于坦克的发展都陷入了比较头疼的状态。相比较各式各样的反坦克武器,坦克的发展可以说如同乌龟跑马拉松。
坦克的优势显而易见:而且人员在里面相对也安全,正因为如此,它也是战场上最大的“吸铁石”。
现在坦克的防护措施主要是,栅栏、外挂反应装甲,光电,烟雾,底部V型等等。
其中比较有名的,就要数俄罗斯的T-90坦克,第三代中的佼佼者。装甲是用Kontakt-5反应装甲,这种装甲是靠两块金属夹着内置材料的活动板构成,能把穿甲弹的着力点分散到整体护甲上去,堪称“以柔克刚”。
俄罗斯T-90坦克
在叙利亚的战场上,曾有极端组织对一辆T-90用美国陶氏反坦克导弹进行攻击,但是令人惊叹不已的是,被击中的T-90在硝烟中如同坚强的勇士一般继续进攻,只伤及皮毛,未伤筋骨。
而在反坦克武器发展的道路上,显然要比坦克发展的花样多多了。
例如反坦克导弹领域,我国的红箭-12这系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,4000米的作战半径,1000毫米以下的钢版在红箭-12面前都是废铁。独特的形象记忆的功能使得这款导弹可以自己朝着目标袭击,使用起来非常方便,发射完就可以走。
坦克与反坦克,在“魔”与“道”的较量中仍然是难见分晓,战场上的个别战例是未来技术和经验的总结。
目前各国都在努力研究坦克发展方向,都在继承它优秀基因方面和跳出现有固定发展思路上下功夫,在积极研制新型的坦克同时。主要从新材料,新科技入手。
看起来有些“王位不保”的坦克,仍然是各国主要的陆战武器。
面对各种强敌,它不是“受气包”,而是凶猛的藏獒,会永远的冲锋,历尽苦难,痴心不改,这是他的真本色。
“老婆,我最近没钱花了,能不能支援点?”市郊的花园别墅内,一名青年坐在高档的真皮沙发上,叹气道
2018-12-25 14:16:57日前,两名中方人员遭美国司法部以“网络窃密”为由进行“起诉”,加拿大媒体也从中作梗,并无端指责称,中国对加也曾进行过网络攻击
2018-12-22 15:00:42